种一片科教兴市的“紫竹林”
《新民晚报》 2005-09-21 4485

一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高校提供资源的新型科学园区,正在申城南面崛起,它的发展目标是——种一片科教兴市的“紫竹林”

3年前,它还只是A4公路旁一块占地13平方公里的土地。如今,7 000亩的大学园区已有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陆续“移师”;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信息数码港出租率已达65%;80多万平方米绿地、30公里道路网络和25公里长的河道已建成。2年后,预计将至少有50亿美元的外资相中这个名叫“紫竹”的科学园区。

江苏、浙江、广东纷纷投来关注而羡慕的目光,投资方却将上海交大和华师大两所名牌学府推举为“头号功臣”:“它们入驻紫竹,紫竹便成功了一半!”借助高校丰富的人才、科研和信息资源,校区、园区和城区所蕴涵的创新能量被市场化模式彻底“激活”。

研发机构“扎成堆”

英特尔第一次将其主要业务部门的总部设在美国本土之外,便是在紫竹科学园区成立渠道平台事业部的全球总部,同时落户紫竹的还有英特尔亚太区研发中心。微软第一次在中国购置土地,也选择紫竹——2008年将微软在华业务全部迁入其中,微软亚洲工程院上海分院、微创技术研发中心现已陆续在紫竹动工。花王、日清、欧姆龙、雅马哈,日本企业竞相在紫竹设立研发中心,目前已有20家先后落户。这简直是一块大“磁铁”——20亿美元外资和31亿元人民币内资已被吸引,各类意向投资总额超过35亿美元。

以理工科见长的交大和以人文为特色的华师大,从一开始就为紫竹设定了科学定位和高端门槛: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数字技术、软件技术、纳米科技和生命科学是紫竹科学园区的主导产业,高科技企业总部、国家级工程中心、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各类风险投资机构是其招商首选。

优势学科“攀高峰”

紫竹科学园区内,大学校区和研发基地仅一街之隔。已经投入使用的信息数码港,东西两面分别与上海交大和华师大的新校区相邻,似聚宝盆的整体造型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寓意便是:在紫竹,知识与人才是从大学校园向研发基地聚集,优势学科要再攀高峰!

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国家动物医学研究中心已在紫竹安家,在高校的争取下,更多国家级科研项目可能落户紫竹。紫竹大学园区的学科优势还将辐射至周围城区。紫竹所在的吴泾地区本以石油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在紫竹的带领下,必将大幅提升高科技含量;“航天闵行”是闵行区未来要建设的“重头戏”,上海交大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使其“如虎添翼”。

人才流动“开小灶”

名曰紫竹园,不过在这片土地上,林立的不是竹子而是各路科研人才。百名两院院士、千名教授、万名科研人才和超过5万名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人才储备量都将云集此地。如何将人才优势发挥到极致?

建园之初,紫竹科学园区便和交大、华师大签署了有关协议,为人才流动“开小灶”。根据协议,两校将为企业“度身定制”专业储备人才,开设相关专业;企业则可将实验室搬进校区,共筑研发平台,共享研发成果。企业技术人员可坐进高校的课堂半工半读;专家教授与师生的双向兼职与创业都值得鼓励。双导师制、学术休假、引进人才优惠租房,紫竹园的实践中正流行越来越多的新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