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上午,上海紫竹高新区与海安高新区合作签约仪式在紫竹高新区举行。
上海紫竹高新区是上海市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高地,也是全国唯一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运作的国家级高新区,集聚了微软、英特尔等众多世界500强研发中心和国内知名科技企业。海安高新区作为南通海安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主阵地,综合实力位居江苏省省级高新区第一方阵,是长江以北首个工业开票超千亿的省级高新区。
此次双方合作,创新性构建了“校地合作+产创融合+孵投联动”的“双高”(国家级高新区+省级高新区)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该模式围绕“双基”(基地+基金)、“双化”(孵化+转化)、“双向”(紫竹、海安)三大维度推进。这既是上海紫竹高新区首次与省级高新区开展的跨区域协同探索,也是首次采用孵化、投资、产业化全链条式的双向合作模式。标志着两地跨区域合作开启协同发展新篇章,共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探索。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有平;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南通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丁锋,海安市委书记谭真,海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赵男男,海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杨江华,海安市委常委、副市长夏卫军;上海市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紫竹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吴强,闵行区副区长、紫竹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贤;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奚立峰,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盛鑫军;上海紫竹高新区董事长、总经理沈雯,常务副总经理夏光等领导出席。两地政府、高校、园区领导及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吴强区长代表闵行区和紫竹高新区致辞。他表示,闵行与南通同属长三角地区核心组成部分,在经济、商务、文化等领域具备广泛的交流合作基础与天然优势;紫竹高新区与海安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是长三角高新区“构建创新共同体、促进科产深度融合”要求的生动实践,也是紫竹立足上海闵行,服务国家战略、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创新生态的新探索。闵行区将与南通市携手共进、同向而行,以“平台共建、产业共链、生态共享”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交流,更大力度支持两个高新区的合作发展,推动两地发展再上新台阶!
张彤市长表示,近年来,南通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全力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积极承接传导上海“五个中心”辐射,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海安作为南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其高新区是创新驱动的重要引擎。今天,海安高新区与紫竹高新区签约合作既是沪通两地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南通将全力支持两地高新区的战略合作,在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携手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创美好未来!
随后,全体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上海紫竹高新区宣传片,听取了海安高新区以“茉莉花开长三角”“陌上花开香满园”“向阳花开紫海路”三幅图景为主题,对园区区位交通、产业特色、创新平台、营商环境及未来发展布局的全面介绍。
在与会领导共同见证与大家热烈掌声中,上海紫竹高新区与海安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海安高新区科创园与上海紫竹创业孵化器分别签订了海安(紫竹)协同孵化中心和紫竹(海安)产业转化基地运行2项具体合作协议,共同构成“1+2”合作协议体系。
活动中,双方共同为海安(紫竹)协同孵化中心和紫竹(海安)产业转化基地揭牌。联合发布的海安紫竹股权投资基金,将重点联动上海交大概念验证中心技术转化平台,为半导体、商业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随后,入驻协同孵化中心的首批项目代表—上海境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力和海安市企业家代表威尔曼(上海)闵行公司的董事长周世杰做交流发言。两位企业家用真挚的言语,诠释了平台搭建与政策设计在服务企业、赋能创新等方面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意义。
最后,李有平副主任对两地高新区的成功签约表示祝贺,并指出推动国家高新区跨区域合作、协同创新是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火炬中心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紫竹高新区和海安高新区创新发展。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加强优势互补,根据自身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形成互利双赢的新格局;加强资源共享,在产业创新、要素共享和制度创新上深化合作,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新材料等赛道,共建“飞地实验室”“异地孵化器”,实行“上海研发、海安转化”双向飞地机制;加强路径探索,在切实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相互衔接、要素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打造亮点、形成特色,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将合作做实、做深、做出成效,成为跨区域协同创新的“高新样板”,
签约仪式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紧密携手,相向而行,为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动开始前,参会嘉宾还参观了上海紫竹高新区展厅及紫竹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