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年走出一条独特的科技园区发展之路
《新民晚报》鲁哲 2018-07-20 5268

在闵行东南部,黄浦江拐了一个“L”形的弯。曾经这里只有一片滩涂,几丛芦苇,现在这里是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在紫竹高新区,总会以为走在大学校园里,这里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碰到的是年轻的面孔,朝气蓬勃。紫竹高新区由大学校区、研发基地和紫竹配套区三部分组成。你碰到的年轻人可能上午在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课,下午到研发基地做实验。唯一一家民营企业运作的高新区在所有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紫竹是唯一一家由政府、企业、高校联合投资,并由民营企业为投资开发主体,进行运作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他开发区都是以地名命名的,唯独紫竹是任意名。”2001年上海为什么要建一个民营的开发区?紫竹高新区党委书记骆山鹰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1991-2001年,高新区历经十年的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引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当时,紫江集团主营业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亟待转型升级,闵行区是传统的制造业集聚区,希望调整产业结构,上海交大也希望有一个全新的创新平台。三方都有需求,上海市、闵行区两级政府在听取多方意见后,决定建立紫竹高新区,并由民营企业紫江集团担此重任,依托著名高等院校资源,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高科技园区,填补上海高科技园区缺乏高校支撑的空白,弥补上海高科技园区创新要素不全、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紫竹’,‘紫’取的是‘紫江’的‘紫’,‘竹’是台湾新竹的‘竹’,希望‘紫竹’也能像新竹一样成为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高科技园区。”骆山鹰说。

2001年9月12日,紫竹园区正式获批建立。2002年6月25日开工建设。16年来入驻企业已近2100家紫竹高新区一期规划面积为13平方公里,骆山鹰说,紫竹要做“小而精”,16年来紫竹引进了近2100家企业,没有一家是生产型企业。经过16年发展建设,紫竹高新区形成了以信息软件、数字视听、生命科学、智能制造、航空电子、新能源与新材料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以微软、英特尔、可口可乐、印孚瑟斯、中国商飞、中广核集团、东软软件为代表的一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纷纷入驻紫竹;同时,积聚和扶持一批以至纯股份、申联生物、基因科技等为代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培育和孵化了一批以汉翔信息、云轴信息、冠勇公司、移康智能等业内有影响力的创业创新型企业。高新区内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所大学师生数量达6万多人,研发基地内从业人员3万多人。按现代企业制度高效运营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高新区开发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运用民营企业特有的经营模式,高效有序地进行总体规划、土地征用、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经营运行等工作。

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运营方式,在尊重市场化发展规律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总体运营效率;也从体制上确保了高新区发展从决策到落实、从规划到建设过程中的强大执行力。高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和园区运营数据,已连续15年,每年都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就是在金融危机的那几年,我们也是保持两位数增长。”骆山鹰说,从诞生之日起,高新区就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组织构架和管理模式来运作的。在其他地方,一个企业从注册到投产可能走程序可能要三年时间,在紫竹,第一天开会拍板同意,第二天就可以操作,从注册到投产只要一年半时间。“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完全按照市场化需要设置,通过创新激励等机制,发挥员工积极性和才能。这是在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以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下的一种新突破,也是我国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