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大飞机将装“中国心”
《东方早报》 2008-05-07 4053

国产发动机, 研发基地设在闵行紫竹园区, 装配基地设在临港新城研发中心选址张江,总装制造基地将在浦东机场附近。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昨天共同举行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宣布这家承担我国大型客机发动机研发生产任务的公司正式在上海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共同为公司揭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贺辞。

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意味着,中国造大飞机最终将用国产发动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刘大响18日说,我国有望用20年左右的时间,让装有“中国心”的“国字号”大飞机飞上蓝天。

公司注册资本60亿元

中航商飞发动机公司是我国大型客机发动机项目的责任主体,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注册成立,注册资本60亿元,中航工业是控股股东,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和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作为参股股东共同出资。

航空发动机技术是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被誉为世界工业技术中的“皇冠”。据透露,从1980年开始,我国就开展了三项大型航空计划,其中包含研制低污染、低噪声、高强度的民用发动机产品。但实际上,发动机的研制难度非常大,不亚于再造一架飞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商用发动机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大响告诉记者,基于以上原因,我国国产大飞机装上“中国心”飞天必须按照以新促旧的原则,分两步完成:一是国产大飞机购买国外成熟发动机实现首飞、开展试验,国产发动机同步进行研制,他介绍说,研制目标是瞄准150座级以上大型客机的下一代发动机产品;二是研制成功之后,在适当时机换上我国自主研制的发动机。新任项目公司总经理张建表示,通过这两步,公司将“争取让国产发动机和国产大飞机同步飞上蓝天”。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发动机试验体系,吹风、阵风等高强度的试验选点工作已经结束。

紫竹园区将成上海硅谷

“上海的航空工业布局将围绕民用大飞机的研发展开。”有关负责人告知,国产飞机分为研发制造150座级、200座级以上的大型客机和目前已经首飞成功的ARJ21支线飞机及其加长型。

国产发动机的研发基地被设在闵行紫竹园区,装配基地设在临港新城。研发中心选址张江,总装制造基地将在浦东机场附近。

有关人士透露,由于紫竹园区紧邻上海部分高校,把大飞机项目的研发基地选定在此处,主要是紫竹园区未来会成为上海的一个科技硅谷,同时还能借助高校的研发优势进行合作,培育高新技术团队。而把大飞机项目总装试验基地选址在临港新城,主要考虑的是临港的物流及配套设施较为完备。此外,临港新城靠近海边,港口设施方面的优势便于吊运重型设备、海上运输等。

面向全球寻找合作伙伴

中航商飞公司将面向全球寻找合作伙伴,公司副董事长谭瑞松表示,只要是有志于我国的航空工业发展的公司,无论是外国投资机构还是民营企业,都可能成为合作对象。

“目前表露意向的公司很多,我们不设底限,择优合作。”他透露说,商用发动机公司将争取成为商飞公司的主供应商成员。

据悉,目前商用飞机的发动机制造主要被GE(通用电气)、罗罗和普惠三大发动机生产商垄断。